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 (栗翘楚)8月28日,“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首场“云座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展开。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展改革处处长唐浩,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与风险防范处处长吴群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处长张晓阳出席“云座谈”,共同探讨新片区一年来的创新成果,以及未来如何进一步创新、聚才、兴业。
朱芝松指出,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鲜明态度、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片区将努力发挥开放优势、制度优势、区位优势,当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急先锋。”朱芝松表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在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策源功能;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过程中争当枢纽节点等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试验田的作用。
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开放型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制度创新是临港新片区的使命所在。“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全力推进总体方案落地实施,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开放型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吴群峰介绍,截至目前,从总体方案中分解出的78项政策和制度创新任务已落地45项,另有22项形成方案;国家部委、上海市、管委会累计共发布各类政策107个。
此外,临港新片区在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运输自由、资金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几个方面全面升级。例如在全国率先允许境外知名仲裁机构设立业务机构,率先实行企业名称告知承诺制;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挂牌运行,实行“六特”的全新海关监管机制,形成全球大型设备集货采购货物进境免备案、跨口岸国际中转集拼、非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等全国首创业务模式;“金融30条”落地实施,葡京赌博网站,率先实行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一次性外债登记、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等创新业务;在全国率先突破外籍人才5年居留许可、一次性2年工作许可、直接推荐永居、境外职业资格备案执业等政策。
此外,葡京赌博网站,信息便利加快推进,国际数据港建设全面启动,加快启动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税收政策逐步落地,15%企业所得税政策正式落地,正在细化论证境外人才个税税负差额补贴、物理围网区域货物和服务贸易税收、服务出口增值税等其他税收政策实施方案。率先实施“无税无票不申报”、本市生产型企业分支机构属地征管等17项税收征管创新举措。
聚焦“卡脖子”关键领域 打造“7+5+4”前沿产业体系
临港新片区揭牌一年以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的核心领域发展情况如何?
唐浩表示,在产业布局方面,临港新片区聚焦“卡脖子”关键领域,加快打造“7+5+4”前沿产业体系,集中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绿色再制造为代表的七大前沿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以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高能级航运、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为代表的五大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集聚总部经济、离岸经济、智能经济、蓝色经济四大创新经济业态。
据了解,自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在招商引资上狠下功夫,注重关键领域招商、全产业链招商,推动各类重大产业项目集聚,努力提升开放型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唐浩介绍,一是打造全产业链融合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10平方公里的“东方芯港”特色园区,目前已落地4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涵盖芯片制造、装备、材料、研发、封测等多个重要环节,将进一步填补国内空白。
二是发展面向高端前沿的生物医药产业,一期规划4.5平方公里的“生命蓝湾”特色园区,打造集“研发、生产、测试、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三是集聚新一轮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广州市工业园区华池街88号晋合广场2幢2楼
广州市工业园区华池街88号晋合广场2幢2楼
广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太湖大道128号
广州市姑苏区白塔东路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