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 attention to our:

 
 
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杜江峰、贺贤土、王小云、陈学思、肖国青、马衍伟、陈征、陈天石、彭寿、唐文斌等10人当选。

“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9届。这项公益活动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公众广泛参与,评出2019年度人们心目中的“科学明星”。

因评审的权威严谨,该活动在科技界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本届评委会由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院士担任主任,匡廷云、张履谦、陈冀胜、欧阳自远、刘嘉麒、严加安、欧阳钟灿、刘云圻、周忠和等多位院士专家和资深媒体人出任评委。

根据“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的评选标准,当选者应于2019年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过重大创新贡献,获得过重大荣誉;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过杰出成就;在科技传播、科学普及领域作出重要贡献、有独特表现;推动所在企业创新行业生态,引领市场应用,并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经过科学网博主和科学媒体人的推选、院士专家的两轮严格评审,最终选出了上述4个领域的10位当选者。

附: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简介

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

杜江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2019年5月31日,《科学》刊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团队的最新成果。他们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宇称时间对称。这个观测方法及其过程突破了传统量子体系中对量子系统的调控方法,加深了量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微观世界的奇妙性质。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浩渺宇宙中有无数对称性,而代表空间的宇和代表时间的宙,本身也具有对称性。如果物质同时满足时间和空间对称,科学家就认为其满足宇称时间对称。

经典物理世界中已经实现了对宇称时间对称状态的调控。但是在量子世界,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量子力学的理论决定了实现量子体系中的宇称时间对称状态路径非常狭窄困难。

杜江峰实验室近年来一直专注于单自旋体系的量子控制研究。研究人员调控金刚石中的一个氮—空位缺陷中的电子自旋作为系统比特,巧妙地加入核自旋作为辅助比特,实现了电子自旋的宇称时间对称调控,完成了这个领域“零的突破”。

杜江峰指出:“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非传统量子体系所描述的新奇物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贺贤土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9年9月26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惯性聚变科学与应用”(IFSA) 会议上,颁发了2019年度爱德华•泰勒奖。我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贺贤土荣获殊荣。

每两年颁布一次的爱德华•泰勒奖是世界聚变能源领域最高奖项,由美国核物理学会设立、以“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命名。

贺贤土此次获奖,是凭借他和团队多年来在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和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所谓“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是实现受控核聚变的一种途径。这一领域的研究,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ICF研究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突破了大量关键科学与技术难点,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在原本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独立自主的ICF研究体系,并获得了间接驱动和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

王小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

2019年9月7日,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王小云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励她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使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


某某视觉微博 某某视觉微信
织梦模板 建站素材 织梦主机 企业网站模板 微信小程序开发 企业建站系统 易优CMS

粤123456789-1号

Copyright © 葡京娱乐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