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14:54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国家基金申请:中级职称和青年教师不宜限项!
中级职称限项,还是取消吧!
非得限项,就限制(1+5)项吧!
除了主持一项外,还可以参加最多5项(申请)。
在当前基金命中率 20%水平下,限制最多参加5项,估计将来也就命中0~2项。
以国家基金委公布的《2018面上项目资助情况》
为例,面上项目只有 20% 上下的命中率。即五分之一。
所以,青年教师参加5项面上申请,也就可能只中一项。
中级职称人员,以及所有青年教师(高级职称),不限项;或限制中级以下(1+5)、副高以上(2+5)项之类比较合理。
开拓青年教师的研究视野,是未来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柱之一。
为迎接我国未来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救救年轻人吧!
从科技史看,真正的高层次科技人员,基本上都是视野开阔的人,是在多个领域有知识的人。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踏踏实实地为祖国的科技振兴做点事情吧!!
推荐阅读:
[1] 周光召,如何发展中国的理论物理[J],《科学》杂志,2004-11,2004,56(6):3-8
可能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由偏远的一个小城市里的科学家得,我始终认为那里的科学家会更加努力、更加献身,少受环境的诱惑,而集中精力,坚持奋斗,取得成就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敢不敢在主流科学家不赞成这个说法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不断用科学方法加以验证,是能不能做出重大发现的前提。
[2] 澎湃新闻,2019-12-10,北大教授:每年1个诺奖,日本靠的是“票子”“帽子”吗?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196918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12-10/doc-iihnzahi6620059.shtml
第三,没有稳定充裕的研发经费支撑,很难有真正且持久的无人区自由探索
日本拨付给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经费依然占全部经费的70%以上。
可以说,没有稳定且充裕的研发经费的支撑,上个世纪后期日本不可能有那么多学者在无人区开展自由探索时取得成功。
[3] 刘庆宽,2019-10-11,又有日本人获诺奖!扒一扒这所诺奖最多的大学 精选
至今,本科毕业于京都大学(8人)或者非京大毕业但获奖时在京都大学工作(3人)的合计11人,是日本获奖者最多的大学,东京大学共8人[1]。
推荐阅读:
[1] 李侠,2017-10-22,这一代学人活不过上两代前辈
推论2:这代学人的智慧在匆忙中呈现高度碎片化:只开花不结果、命运好的或者有昙花一现的超爽时刻。
(2)这一代学人的学术命运很可能是蜻蜓点水,鸟儿已经飞过,天空中什么也没有留下。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广州市工业园区华池街88号晋合广场2幢2楼
广州市工业园区华池街88号晋合广场2幢2楼
广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太湖大道128号
广州市姑苏区白塔东路26号